近些年里,“专家”这个词一直都会被人厌恶,特别是在三农问题上,他们总会提出不太实际的建议。比如说建议农民将土灶拆除,理由就是会产生污染,对于环境会产生危害。建议农民春节别燃放鞭炮,理由就是对行人有一定的危害,还会产生噪音气体污染,甚至引发火灾。
其实也有一些专家却真正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感,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为农民考虑的更多一些。这些人总会心系农民,并指出其中的错误,让农民能够及时的认清本质。
近些年里,农村人陆续来到了城市里生活,在工作几年之后,很多人就会考虑到在城市里买房定居。只是城市里的房价比较高,农民可能连首付都拿不出来,更别说后续的贷款压力了。
只是在农村人进城打工的时候,农村的宅基地却出现了很多的闲置。为了能够更好的盘活这些宅基地,国家也在试点有偿退出的政策。只要农民能够将自家的房屋退出,那就可以获得一笔补偿款,在这种情况下,进城买房的压力就会减轻。
因此,很多农民都期待着自己的家乡能够开展宅基地入市的计划,这样就可以将宅基地退出,一套房补偿10-20万元,再配上家庭的积蓄,这样就可以付得起首付,住到城里去了。
事实真的这样吗?专家陈锡文对宅基地入市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,他直言不讳的说到,这个政策并不适合农民,自认为将宅基地退出,就可以当城里人了?这玩笑开得有点大了!
可能首付钱是凑够了,但农民是否想过,一个月还上5000元的贷款,一连还上20年,这是什么感觉?在这个期间不能生病、不能高消费、家人不能出意外、工作不能换、不能被裁等。
一旦生活出现了什么变化,房贷还不了,那就会被拍卖,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。没有了房屋之后,他们却发现自己无家可去,老家的房屋已经退出了,家乡的根已经断了。
此外张亚忠委员也在为农民考虑,他认为应该对农民提出一笔退休补助,这样才是对农民的认可和支持。
毕竟农民在过去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的保障,如今的城里老人拥有几千元退休金,农村老人却只有100多元的基础养老金。
希望能够为农民发声的专家继续增加,只有深入接触到农村的人才能理解农民的难处!农民朋友,你们希望这样的专家更多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