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萧山人陈某(化姓,男,46岁)、吴某(化姓,女,47岁)夫妻经营的公司,是本地一家知名食品企业。
企业生意红火的时候,许多当地老百姓置办年货都买过他们的产品,然而最近几年来,人们却发现这家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突然消声觅迹了。
(网络图片)
凭空出现的租赁协议
2015年,陈某夫妻经营的这家企业,给另外一家企业担保了1300万的银行贷款,可最终那家企业还是倒闭了,陈某的企业本身也有债务,更加无力偿还贷款,导致企业停产。
陈某与银行协调未果,银行向法院起诉,陈某企业败诉,可是在判决生效后的执行阶段,却凭空冒出来一份租赁协议,协议显示陈某企业的厂房和名下房产,在抵押贷款前已经租赁给他人。
(陈某拿出的租赁)
因为一份凭空出现的租赁协议,法院执行受阻,给债权方造成较大损失。
名下资产先租赁给他人再向银行抵押,作为生产企业,正常情况下又怎么会把厂房给租出去,是早有预谋还是另有隐情?随着萧山警方的介入查询拜访,真相逐渐内情毕露。
“骗贷1号”专案告破
近期,萧山警方在区委常委、公安分局局长费跃忠的指挥下,发起了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“百日会战”。根据前期掌握的线索,陈某等人进入警方视线。
萧山警方随即成立“打击骗贷1号”攻坚小组,由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牵头,制定详细的侦破抓捕方案。
在收集掌握了大量证据的根蒂根基上,12月18日凌晨,攻坚小组兵分两路,不畏凌晨零下低温,经过十数个小时艰苦蹲点守候,在萧山新塘等地将涉案的陈某夫妇、赵某等人悉数抓获。
(抓捕现场)
经审讯,陈某等人自以为可以或许瞒天过海的伎俩被警方揭穿。陈某交代,当初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,他找到好友赵某(化姓,男,49岁,萧山人)。
陈某跟赵某商量,让他出头具名证明,陈某的企业厂房和名下房产已经在抵押前租赁给赵某,并虚构了一份早于抵押贷款日期的租赁协议,而陈某妻子吴某也参与其中。
随后,陈某和赵某拿着伪造的协议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异议,妄图干扰法院执行过程。陈某称,自己法律意识淡薄,原本以为耍点小手段,企业可以死去活来,可结果却是害人害己,目下当今追悔莫及。
目前,陈某等3名嫌疑人因涉嫌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被萧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,相关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(网络图片)
下阶段,萧山警方将形成高压态势,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犯罪人员零容忍,进一步出重拳打击。警方也奉劝那些妄图经由过程不法手段逃避拒不履行债务的人员,莫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来源:萧山公安
编辑:小野猪